新聞分類
十年來,我國建筑業完成了一系列設計理念超前、結構造型復雜、科技含量高、使用要求高、施工難度大、令世界矚目的重大工程;完成了上百億平方米的住宅建筑,為改善城鄉居民居住條件做出了貢獻。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建筑也成長為“向市場要效益”的經濟實體,成為在完全競爭性行業中發展壯大起來的企業。
過去10年里,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實現了大跨越、大提升:營業收入從2002年的638.3億元快速升至2011年的4914.9億元;利潤總額也從2002年的13.9億元上升到2011年的259.3億元。在2012年7月《財富》雜志公布的世界500強排名中,中國建筑排在第100名,列全球建筑企業第一。
中國建筑的大跨越大提升是如何實現的?它又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為我國建筑類企業乃至全球建筑類企業的“領頭羊”?
轉變模式的引領者
兼并重組的過程中提升企業競爭力,“占領高端、兼顧中端、放棄低端”的過程中實現產品結構升級,中國建筑的發展模式在求變中不斷優化
10年間,中國建筑的營業收入翻了近8倍,利潤上升近19倍。如此快的發展速度首先得益于兼并重組,體制改革讓企業發展實現了重大突破。
2007年,中國建筑聯合中國石油、中國中化、寶鋼集團完成了整體重組改制工作,并于2009年成功在A股上市。募集資金超過500億元,成為當年全球最大的IPO;公司開盤市值達2000億元,一度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建筑公司。同期,中國建筑還重組了新疆建工集團、山東筑港集團和中房財務公司。
與此同時,企業內部重組也取得顯著成果,10家專業公司(集團)相繼整合成立。中建鋼構、中建安裝、中建商砼已成為業內排頭兵。
目前,中國建筑已控股6家上市公司,大大拓寬了企業融資渠道、打開了資本運作空間、提升了企業綜合發展能力。2009年7月至今年4月,中國建筑在資本市場融資達856億元,完成投資額達2608億元。
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中國建筑的發展方式、競爭力、管理能力以及行業地位得到大大提升。
“央企應該和跨國公司去競爭,讓出一部分市場,給民營企業、地方企業足夠的生存和發展空間。”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易軍說。
為此,中國建筑積極推行和深化“大市場、大業主、大項目”市場策略,與大型金融機構、中央企業等68家大客戶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先后中標和建造了中央電視臺新址工程、廣州西塔、廣州東塔、深圳平安大廈、武漢綠地中心等國內大型工程項目;在國際工程市場更是屢次承建大型項目,包括2011年度國際承建市場發包的單體合同額最大的公建項目、合同額15億美元的阿爾及利亞大清真寺,中國建筑企業在北美第一個融投資帶動總承包項目、合同額19.19億美元的巴哈馬度假村,位居美國曼哈頓、合同額4.07億美元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大橋,設計施工一體化、合同額6.21億歐元的赤道幾內亞吉博勞行政新城項目,以及橫跨剛果(布)、合同總額21.44億美元的剛果(布)國家一號公路等等。
創新發展的踐行者
不論是建筑技術突破,還是生產方式變革,或是管理機制再造,創新成為中國建筑實現科學發展的不竭動力
從492米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到660米高的深圳平安大廈,這10年間,中國建筑的超高層建筑施工技術始終代表中國建筑業的最高水平。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創新發展成為中國建筑持續不斷改革創新的一個重要表現。10年來,中國建筑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消化吸收再創新,建立了企業科技領先優勢,創出了一項又一項建筑奇跡。
10年間,中國建筑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和時代特征的優秀建筑設計作品和房地產開發項目面世。中國建筑共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41項,建筑業最高獎“國家優質工程”148項、“魯班獎”163項(不含參建獎)。
在組織生產方式的變革上,中國建筑曾以推行項目法施工為突破口,建立和創新了以項目經理部為核心的施工生產組織機制。在項目法施工的發展過程中,總結出“過程精品、標價分離、CI形象”三位一體的項目管理方法。項目法施工從理論成型到實踐演進,其內涵不斷豐富和完善,為中國建筑與國際施工組織管理慣例接軌,為企業開拓市場、擴大規模、加快發展開辟了前進的道路。
在管理創新的過程中,中國建筑進一步強化“商業化、集團化、科學化”理念,全方位實施了“專業化、區域化、標準化、國際化、信息化”的“五化”策略,深入推進“一整合、兩消滅、三集中”、“法人管項目”、“集團管控、風險管控”和“AB角管理”等措施,增強了集團管控力,遏制了企業一度出現的“濫貸款、濫擔保、濫投資”弊端;還針對企業改制上市的新要求,建立并完善了黨組會、董常會、總常會等議事規則,創建了新體制下的決策機制。
“走出去”的開拓者
近10年來,中國建筑在國際市場上完成了一大批設計標準高、工程體量大、社會影響廣的建設項目,努力成為全球頂尖承包商
2011年10月31日,阿爾及利亞總統布特弗利卡很忙碌,一天內參加了3個儀式:外交部大樓啟用、國際會議中心開工、嘉瑪大清真寺奠基。3個項目合同總金額超過35億美元,都是其首都阿爾及爾的地標性建筑,承建方是同一家中國企業—中國建筑阿爾及利亞分公司。
中國建筑在開拓阿爾及利亞市場的過程中取得了良好業績,成為中國建筑“走出去”的一個縮影。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建筑就率先“走出去”,從勞務輸出開始,逐步發展到建筑承包、房地產開發、設計咨詢和對外貿易等領域。
中國建筑在改革發展中深刻認識到,作為國有骨干企業,必須充分體現國家和企業發展的雙重意志。中國建筑提出了“要爭做中央企業實施‘走出去’的表率”,制訂了把中國建筑建設成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建筑地產集團,2015年前跨入世界500強前百強,跨入全球承包商前三強的戰略目標。以此引導和激勵中國建筑用國際化的思維去審視市場,用跨國指數國際化、趕超標桿國際化等經營跨國集團的要求進行體制、管理、技術等各個方面的創新。2011年,中國建筑提出了“大海外”戰略目標和實現途徑,提出了重點發展、優先發展、加快發展海外業務的目標任務。
正是在這些目標的指引下,近10年來,中國建筑在國際市場上完成了一大批設計標準高、工程體量大、材料工藝新、工期要求緊、總包責任重、社會影響廣的建設項目,形成了機場、路橋、水利、住宅小區、商業樓宇、文體醫療、政府設施等七大系列工程。還建設、投資了5000多個項目,其中一大批已成為當地標志性工程。
截至目前,中國建筑在海外累計簽訂合同額1002億美元,實現投資額311億美元,完成營業收入721億美元,創造利潤84億美元。
(本文章摘自9月7日《經濟日報》)